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甘肃省语言文字网 >> 文章中心 >> 知识园地 >> 普通话基础 >> 正文
 
 

跟普通话语音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甘肃省语言文字网·(2009-4-2 17:08:00)·普通话基础

跟普通话语音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音节

  音节指的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这个概念单从理论上说比较抽象,此处不赘述。以普通话为例来做具体说明:基本上,我们说话时,发音器官从放松、到紧张、到再放松这一完整的过程所形成的语音单位,就是一个音节;听话人能明显地分辨出说话人所说的两个音节之间的界线。更具体一点儿,基本上,普通话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因此,汉语的音节很好分辨。例如,我们说大家好!,一听就知道是三个音节,大家辛苦了!,一听就知道是五个音节,分辨起来没有任何困难。

  二、音素

  音素指的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同样,抽象的理论解说略去。这个概念理解上比音节稍难点儿,它是从音色上对音节作进一步的分析之后得到的最小语音单位。说实在的,有很多中文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都不能准确理解这个概念(常把这个概念和另一个叫作音位的概念混淆),所以此处就不展开说了。这里仅举几个普通话音素的例子,大家小时候学的什么a、o、e……b、p、m等等就都是一个个的音素。

  三、元音和辅音

  音素可以分成两大类,即元音和辅音。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的阻碍。

  如何简单分辨呢?听起来很响亮的,是元音;只听到一点儿气声的,或听起来不响亮的,是辅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小学学拼音时,辅音听起来也是响亮的,那是因为在辅音后面加了元音的缘故。如听起来很响亮,是元音,而后若不带音,则只能听到一点儿气声,是辅音;若不带元音,则听起来声音闷闷的在鼻子里面响,也是辅音。

  四、声母、韵母和声调

  这三个概念是针对汉语的音节来说的。前面之所以要介绍音节、音素、元音和辅音,就是要帮助理解汉语的声、韵、调。

  (1)声母

  声母指的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如这个音节,开头有个不振动声带而发出来的音,是辅音,所以是声母。

  如果一个音节开头没有辅音,那怎么办呢?如开头就没有辅音,那这个音节就没有声母;而没有声母,在语音学上作了特殊的处理,叫作零声母

  普通话有21个声母,加上特殊的零声母,就成了22个声母了。

  普通话音节开头的辅音最多只会出现1个(其实结尾的辅音也最多只会出现1个),即没有复辅音,这是汉语语音上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所以我们学英语的“spring”的发音特别别扭!

  从前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声母都是由1个辅音充当的,但要注意的是,普通话中有1个辅音是不能出现在音节开头的,这个辅音是ng,它就不是声母;这个音在普通话中只能出现在音节的末尾,后面会讲到。顺便说一下,这个音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方则是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开头的,你若是南方人,请用你的方言念念我、牙、娥、硬等字看看,是不是开头就和普通话不一样啊?若不一样,则其开头的那个音大多是ng这个音。

  (2)韵母

  韵母指的是汉语音节中去掉声母剩下的部分(零声母当然就不用去掉什么了)。

  韵母不像声母那么单纯,声母只由1个辅音充当,而韵母则主要由元音来充当,元音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说来分三种情况:由1个元音构成的单韵母、由2个或3个元音构成的复韵母、由1个或2个元音再加上1个鼻辅音构成的鼻韵母

  (3)声调

  声调指的是汉语音节发音时其声音的高低(不是大小)升降变化形式。这个概念虽抽象,但会说汉语的人其实都不难理解。如发音时,整个音节的高低变化形式是高高平又平,这种形式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若改变,轻则听起来很怪,重则完全改变了语义。

  普通话那么多音节,其声调无外乎四种形式,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 文章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教育部门网站
语言工作网站
高校网站
常用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甘肃省语言文字网>>联系电话:0931-615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