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庆阳话里与普通话里调类基本一致,但也有一部分不一致。
比如庆阳话里的“胞、峰”是阳平字,“妈、汪”是上声字,“滇、颇”是去声字,但在普通话中,它们都是阴平字。这类不合规律的例外字也有400来个,庆阳地区人运用声调对应规律时要注意它们。
二、调值与普通话不同。庆阳地区方言调值归纳起来有三个特点:第一,没有曲折调;第二,有两个降调;第三,各调值的高度均比普通话低,升降幅度比普通话小。声调显得比较平板,没有普通话声调的明显的抑扬顿挫。
三、调类、调值比较: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普通话 55高平调 35中升调 214降升调 51全降调 庆阳话 441?降拖调 35中升调 31中降调 44半高平调 兰州话 31 53 442 13 重庆话 44 21 42 214
庆阳方音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关系及规律 庆阳方音声调与普通话声调一样,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但同普通话调值相比较差异非常大。即:方言的阴平是降拖调,阳平是中升调,上声是中降调,去声是半高平调,因此,庆阳人学习普通话最大的障碍是声调读不准。 庆阳人学习普通话,应按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的对应关系去类推。因为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差异较大,因此要努力读准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尤其是上声调。因方言里没有曲折调,学起来困难较大,需用心去学。其他可以参考自己方言的调值,庆阳的去声调值是44,接近55,可以参照着去学习普通话阳平调值。庆阳的阳平与普通话一致,庆阳的上声调值是中降调,庆阳人也可以利用它去学习普通话调值的高降调。
四、古入声字的归并:
在六、七百个古入声字中,庆阳地区方言与普通话归并不一致。
普通话是“入声四派”,其中派入去声的占40%,派人阳平的约占31%,派入阴平的字约占21%,派入上声的只有7—8%。
陇东话的情况则大不相同。派入阴平的最多,约占66.5%,派入阳平的次之,约占22%,派入上声的最少,总共占11.5%。在六、七百个古入声字中,庆阳地区方言与普通话归并不一致的字有400个,占一半以上。这么多不能类推的字,给庆阳人运用声调对应规律造成了很多的麻烦。例如“哲、国、铁、雪、木、六”都是古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哲、国”归阳平,“铁、雪”归上声,“木、六”归去声,在庆阳话里,它们都归阴平。
重庆话派入阳平的最多。
五、音变
庆阳地区方言在音节连续时也有变调的现象,但变调情况与普通话不相同。1.“一”和“不”庆阳都是阴平调,在任何地方都读本调;而普通话里,“一”和 “不”会变调。(练习读词语、文章) 2.上声在上声与非上声前(不包括轻声)也不变调;而在普通话里会变调。(练习)。
3.庆阳的变调现象主要表现为各类声调的字在轻声前大都会改变原来的调值,比如“张家”、“王家”、“李家”、中的“张”“王”“李”在轻声“家”前,都不念原调。庆阳话里的变调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阴平在大部分轻声前变41。 例如 :街上、张家、兄弟、方便、中央、斤两。 也有一些轻声字前的阴平并不变调。例如 西瓜、疯了、春分、今天 。<2>阳平在轻声前变31。例如: 王家、场里、便宜、红军、猴年。 以上词里的第二个字,也可以不读轻声而读成42(不管原调是几声)。 <3>上声在大部分轻声前变44(稍带点曲折,接近454)。例如: 老鼠、小姐、本领、水手。 <4>去声在轻声前变45。例如: 赵家、柿子、去吧、后边、地理、饭碗。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变调中提到的轻声字,在普通话里并不读轻声,如“中央、半斤、红军、鸡年、可以、地理”等词里的第二个字,普通话都读原调。 <5>庆阳话里两个音节相连,前一个也变调,读成34,例如: 张三、参观、登高、吃瓜、编书、音标、高山、村庄、东风、工资。
六、其他语音特征
(一)普通话中辅音在庆阳话中全部具备,但方言和普通话读音中,在使用声母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与普通话的分歧。庆阳(主要是前原地区)人多把舌尖后音读成舌尖前音。如把zh.ch.sh读成z、c、s。
例如:“扎”普通话念为zha(一声)而庆阳话念为za(四声),所以现在流行一句话“给扎了”(不留情面,把人打击了的意思);再如“产”普通话念为chan(三声),庆阳话念为can(四声) ;还有“山”普通话念为shan(一声),庆阳话念为san(四声)
(二)把不送气的声母b读成送气的声母P,把不送气的声母zh读成送气的声母ch。如肖金一带的人将bing(四声)zhong(四声)读成ping(二声)chong (四声)。
(三)把舌尖音S读成舌面音X。如把甘肃的SU(四声)读成XU(四声)。 (四)方言和普通话在韵母的发音上存在差异,如把舌面音e(鹅)读成nuo(二声),加重了鼻音。把ai (爱)读成nai(乃),把an(安)读成nan(四声难),把ao (袄)读成nao(四声闹),把shuo(说)读成shuai(四声衰)或者shai(四声晒)等。 (五)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如把in(因)读成ing(英),把en(恩)读成eng("增”的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