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甘肃省语言文字网 >> 文章中心 >> 推普宣传 >> 正文
 
 

《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标准》研制报告*

甘肃省语言文字网·(2014-7-4 11:07:04)·推普宣传
标准的因素,因为对于一个在字形上能够区别于其他汉字的字,广度标准已经考虑了它常用的和基本的若干音项、义项和用法。因此,“等级标准”除了从字种数量上界定和描述人的汉字应用水平外,还应当从掌握和使用汉字的正确程度和准确程度上界定和描述他们的汉字应用水平。

从掌握和使用汉字的正确程度和准确程度上衡量人的汉字应用水平,首先要考虑汉字本身的要素,同时也要考虑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汉字本身的要素就是常说的形、音、义三个方面,它们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在汉字学习和汉字使用过程中,字形、字音和字义既有单一判断或使用的情况,也有综合运用的情况,例如:汉字“长”,从字形上讲,它有笔画、笔顺、部首、结构等要素和知识;字音上则有普通话读音、若干音项等要素和知识;字义上有表示空间或时间的距离大,表示长度,表示善于做某事,表示年龄大,表示辈分大,表示领导人,表示生长,表示增加等要素和知识;而在“长短;他长于写作;成长;他长我两岁”等具体语言环境中,判断或使用汉字“长”的形、音、义则是一种综合运用。因此,在《等级标准》中,从字形、字音和字义三方面分别描述人的汉字应用水平和从实际应用的正确程度和准确程度方面综合描述人的汉字应用水平就成为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并行不悖的两条线。

另一方面,人在日常阅读和书面表达等活动中所需具备的汉字基础和汉字能力,汉字应用水平和一定受教育程度的对应关系,汉字应用水平和所能承担的工作任务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是研制《等级标准》时应当予以关注、思考,并在《等级标准》中进行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现当代以各种媒介形式存在并流传的各类汉字文献的用字情况;第二和第三两个问题涉及到目前已达到一定受教育程度或日常工作与汉字应用密切相关的特定人群掌握汉字的现实状况。

针对第一个问题,课题组把《测试字表》用国家语委语料库和863超大规模平衡语料库进行了覆盖率和分布状况检测(这方面的情况将另文专述)。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测试字表》中400045005500三个界标各自在语料库中的覆盖和分布状况,然后根据数据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对达到一定等级标准的人在阅读和书面表达活动中应具有的表现进行了概括性描写。

针对后两个问题,课题组先后几次对具有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和日常工作与汉字应用密切相关的有关行业人群,进行了汉字掌握情况调查和测验,并把调查和测验的结果建成数据库,最后经过数据统计和整理,按照《等级标准》的要求,对达到不同等级标准的人与受教育程度的对应关系、与他们所能承担的工作任务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概括性说明。

在进行上述工作过程中,课题组也一直在思考和探讨另外两个问题:一个是汉字应用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以及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关系;另一个是《等级标准》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关系。

第一个问题主要涉及到对“汉字应用水平”的界定,同时对第二个问题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二个问题主要涉及到如何在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指导下,研制《测试大纲》,建立汉字应用水平测试题库,拼组试卷等,从而实现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和《等级标准》的衔接。

对“汉字应用水平”,前面已经谈到,课题组经过反复讨论,并在广泛征求了语言文字学专家学者的意见后,将其明确为人在阅读、书面表达以及其他与汉字应用有关的活动中,掌握汉字形、音、义以及使用汉字的正确程度和准确程度。但是,应当承认,衡量人的汉字应用能力和水平,很难避免与人的书面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纠缠在一起,因为这两种能力在客观上存在着相互重叠的领域,例如“迈”,它的字形和读音,与它表示机动车速度单位的概念意义事实上很难截然分开;再如用“一丘之貉”考查人掌握“丘” 的情况,也很可能与人掌握这个成语的情况混杂在一起。但是,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如前所述,汉字应用水平的评价标准还是具有汉字形、音、义等方面的独立性;同时,按照汉字应用的实际情况,语言层面的词语等内容可看作是应用汉字的语境,而且,在一定语境中评价人的汉字应用水平,着眼点还应当是应用汉字的正确程度和准确程度。这样就把人的汉字应用水平与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最大可能地进行了区分。因此,《等级标准》明确提出人在阅读、书面表达等活动中的汉字基础使用汉字的正确程度及准确程度。

《等级标准》按照汉字的形、音、义分别确定评价标准,并把汉字应用水平与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最大可能地进行区分,这就同测试学中IRT理论的强假设“能力单维性”取得了一致,因此便于在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中运用IRT的理念和方法,从而有助于真正实现衡量人的汉字应用水平这样一个目标。当然,最终实现这个目标,也还有待于研制《测试大纲》《测试词表》和编制试题的工作。

关于《等级标准》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关系,前面已经谈到,《等级标准》是宏观的指导性纲领,测试是微观的实践性操作。举例来说,测试就像用标准化的尺子测量人的身高,而相应的等级标准则是依照常模数据,综合民族、地域、年龄、性别等因素,给经过测量并确定为一定身高的人,做出生长发育情况、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评估。因此,《等级标准》所阐述的有关能够掌握和使用汉字的数量、掌握和使用汉字的正确程度和准确程度、具备了一定汉字基础和汉字能力的人在阅读和书面表达方面的表现、以及他们所对应的受教育程度和所能承担的工作任务等内容,特别是与《等级标准》相辅相成的《测试字表》,对试题的编制和测试题库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使测试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此外,《等级标准》也对各级标准所对应的标准分数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样就可以同研制《测试大纲》以及编制试题、拼组试卷、确定评分体系等工作程序一道构成完整的汉字应用水平评测机制。

 

四、几个问题

在研制《等级标准》过程中,还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并需要在将来的试测阶段以及实施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时进行检验和探讨。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从测试角度看待汉字和词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是《等级标准》是否可以有针对不同行业的若干版本。第三个问题是在《等级标准》中确定最初级起点以及划分各个等级的依据。第四个问题是是否根据社会上的某些需要,涉及繁体字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教育测量学》,张敏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数学教学测量与评估》,田万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4.《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许嘉璐,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文章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教育部门网站
语言工作网站
高校网站
常用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甘肃省语言文字网>>联系电话:0931-6156068联系邮箱web@gsyywzw.com